2008/12/14 經濟日報】

「投資型保險」約莫起源於公元2000年之後,對於國人而言,其實算是一種新的理財工具。由於2000年當時網路泡沫化,造成全球股市與經濟大幅衰退,就保險公司而言,已無力再負擔高預定利率的保單,「利差損」成為影響保險公司穩健經營揮之不去的陰影;對投資人而言,條件大幅縮水的保單吸引力降低,造成傳統險保單銷售量下滑,投資型保險的問世,同時解決了以上兩大問題。

peteryu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儘管經濟不景氣,醫療險買氣不減,民眾認為沒有生病住院的本錢,所以願意勒緊褲帶買醫療險,壽險業者建議,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買醫療險,應以實支實付型為優先考量,才能應付突發的醫療花費。

peteryu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工商時報/李國煌/台北報導】

 針對退休以後的經濟來源,人人重視,年金保險更為民眾買保險的焦點,保險專家指出,退休想要靠年金,最好提前10年著手,以免退休在即,手頭又不寬裕,壓力就大了。

peteryu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工商時報/李國煌/台北報導】

 經濟前景難測,退休最怕沒錢,面對混沌未來,人人罹患退休恐懼症,這6年來,民眾買保險的方向明顯轉變,依據統計,4大項人身保險中,活著有錢領的年金險,市況最紅,民眾每繳納100元保費,就有近20元用在年金險。

peteryu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時報/黃琮淵/台北報導】

 微利時代來臨,標榜高利的無摺帳戶,利率也不再高掛!主推高利活儲的四家銀行中,北富銀、匯豐銀年息均不到1%,「高利已成往事」;玉山銀利率明年起也會降至1%;唯獨還撐住的是渣打銀,目前利率為2.38%,但也只到明年2月底。

peteryu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8-12-10/經濟日報/B4/理財天地】

當工作性質改變時,記得要通知壽險顧問,尤其在購買的保單中含有意外傷害保險附約時,保戶有義務通知保險公司,以免屆時傷害險無法全額理賠,造成損失。

peteryu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長期以來,高舉「資產配置」大旗的,多以投信投顧居多,現在,保險公司也喊出買保單要做資產配置的口號,大吹平衡風。

peteryu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療險→重大疾病險→防癌險

2008-12-05/經濟日報/C2/致富寶典/記者蔡靜紋】

 小芳(化名)最近接到壽險業務員的電話,建議她加保重大疾病險,讓醫療保障更完整。不過,小芳很疑惑,她已經投保醫療險和癌症險,真的還需要再買重大疾病險嗎?

很多民眾常遇到類似小芳的問題。在評估自己是否有投保需求之前,不如先認識什麼是「重大疾病險」,再比較重大疾病險、癌症險及醫療險三大類保單的不同。

peteryu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工商時報/陳碧芬/台北報導】

 新台幣兌1美元匯價,昨(3)日收在33.528元,貶破33.5元,且價位回到3年前的水平。銀行交易人士表示,亞幣偏弱拖拉新台幣趨貶,但以昨天貶3.9分的小幅度、成交易10.59億美元來看,央行已力圖讓貶值速度放緩,以免造成進出口市場的恐慌。

peteryu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8-12-04/經濟日報/C2/致富寶典】【記者蔡靜紋】

 防癌險琳瑯滿目,國內現有30家壽險公司中,僅台灣郵政及匯豐人壽沒有防癌險商品。

 以主約、附約來說,壽險業者分析,一般而言,「附約」保費比「主約」便宜,缺點是主約撤銷、解除或消滅時,附約效力就會跟著停止,一旦主約效力不再,必須重新投保防癌險,民眾若預算充夠,不妨考慮投保主約型防癌險。

peteryu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