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具實支實付與日額給付優點 保險公司理賠時會選擇較高者給付 【 2008-12-17/經濟日報/C2版/致富寶典/記者蔡靜紋/台北報導】 民眾投保醫療險時,往往面臨實支實付型及日額給付型兩大類保單的抉擇。壽險業者建議,民眾若想兼有兩者優點,不妨挑選「混搭型」醫療險,保險公司會在民眾申請理賠時,換算日額給付跟實支實付的差異,選擇較高者給付。 |
- Dec 20 Sat 2008 23:50
混搭型醫療險 划算
- Dec 20 Sat 2008 23:46
怎麼保最經濟?全球人壽教您保醫險
【 2008-12-17/經濟日報/A16版/理財天地】 對於首次購買醫療險的民眾而言,常會疑慮到底要選「實支實付型」還是「日額給付型」?其差異又為何呢?所謂「日額給付」,主要是按照其投保計畫的住院日額乘以實際住院天數給付保險金;而「實支實付」則是扣掉健保給付的部分,按照實際支出的費用收據來給付保險金。 |
- Dec 20 Sat 2008 23:26
利率跌 儲蓄險撐不住
新壽報酬率近3%商品突然喊卡,預料市場將掀停售風潮。 【 2008-12-19/經濟日報/C1版/財富管理/記者蔡靜紋/台北報導】 新台幣利率有如溜滑梯,保險公司也撐不住高報酬率的儲蓄險。新光人壽昨(18)日臨時喊卡一張內部報酬率近3%儲蓄險「威利九九」,中午才通知各通路停售,晚間21時就不再接受送件,說停就停,不同於一般保險商品通常會設下停售緩衝期。 |
- Dec 20 Sat 2008 23:23
怎麼辦 手上傳統壽險 別解約
【 2008-12-19/聯合報/B1版/房地產.財富/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 提醒消費者,在低利率年代,手中已有的傳統壽險千萬不要解約,因為如果未來利率短期內不回頭,這些保單會更有價值。 台灣金融市場前一波低利率年代,約是在2002到2004年左右,據了解,在當時或更早就購買增額壽險的保戶,若已經繳費期滿,保單價值準備金開始複利增值,報酬率都已超過3%,對比銀行長年期利率已跌破2%,能有3%的回報,相當難能可貴。 |
- Dec 20 Sat 2008 23:20
外商壽險業 看好美元保單
【 2008-12-19/聯合報/B3版/基金.理財/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 美國聯準會大幅降息,聯邦資金利率已趨近於零,但5年期以上的美元利率仍高於台幣利率,外商壽險業因此看好長天期美元保單,因為仍有保費相對便宜的優勢,未來仍會吸引台灣保戶。 |
- Dec 17 Wed 2008 00:47
調整投資策略 從「心」找標的 先評估自己的需求,再調整理財比重;追隨熱門商品,通常沒有好下場
工商時報 陳欣文/台北報導 更新日期:2008/12/15 | |
2008年的一場金融海嘯,替投資史上增添新頁,卻是令投資人傷心又難忘的一頁!檢視今年以來各項投資商品的報酬率,無一為正,每個月存在銀行裡的利息也在年終創下新低,房地產價格年來也逐步走跌。帶著今年慘賠的紀錄要如何面對明年挑戰?其實不論投資、儲蓄、保險、房地產,先從本身需求出發來調整各項投資理財比重,比評估哪種商品可賺錢更重要! 回顧今年的投資,多數投資人都帶著一聲嘆息。100多檔全球股票型基金平均下跌44%,全球債券型基金也是賠,56檔平均賠了3.02%,要是更積極一點的投資人,買黃金、投資原油期貨,照樣慘賠。 |
- Dec 17 Wed 2008 00:37
所得稅大減免 三讀過關
【中國時報/羅暐智/台北報導】 立法院院會昨日三讀通過《所得稅法修正草案》,大幅調高薪資、身心障礙、標準、教育四大扣除額。其中,單身準扣除額從目前的4 .6萬提高至7.3萬,夫妻扣除額則提高至14.6萬,明年五月申報97年綜合所得稅時即可適用。 |
- Dec 17 Wed 2008 00:34
規畫保單 保障型商品優先
【工商時報/蔣國屏/台北報導】 市面上各種保險商品琳瑯滿目,但究竟保障型、儲蓄型還是投資型,哪一種保單比較好呢?保險事業發展中心認為,基本上應以個人需求為主,要先了解自己或家庭需求,商品購買則建議從保障型開始選擇,例如人身保險商品中的終身壽險與定期壽險都是屬於死亡保險,被保險人身故時都可以拿到一筆理賠金。 |
- Dec 17 Wed 2008 00:18
7年算總帳 黃金撂倒定存 投資百萬元,緊抱台幣定存收益約14%,投資新興市場股票基金、黃金,獲利逾100%
工商時報 李國煌/台北報導 更新日期:2008/12/16 | |
金融市場變化劇烈,檢視各金融商品的收益,表現大不同,7年總清算,緊抱台幣定存的累計收益約14%,投資新興市場股票基金、黃金,獲利超過100%,債券基金獲利率也多在20%到70%,超過存款利息收入。 至於持有歐股基金、台股基金的收益,和台幣定存差不多,買進美股基金、日股基金的投資人最慘,抱了7年還在虧本。 |
- Dec 17 Wed 2008 00:13
傳統型年繳最划算 繳保費 投資型月繳風險低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景氣差,任何投資理財成本得特別斤斤計較,買保險想要省保費,繳納方式是關鍵!傳統的壽險、醫療險選擇年繳最划算,投資型保單年繳沒有折扣,且無法發揮分散投資風險的效益,因此適合月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