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台北電】經建會主計處上月公佈最新預測2009年台灣國內生產毛額年率GDP負成長2.97%,國內外法人或是專業經濟機構預測的數字如何,經濟衰退已是不爭的事實,數字不同只在程度差異而已。上月27日公佈的2009年1月的景氣對策信號僅九分,已連續五月出現象徵低迷的藍燈訊號,眾多衰退的經濟數字讓投資人縮手觀望;然而台灣工銀投信表示,景氣連續衰退的藍燈卻是定時定額進場的最佳時點。
|
peteryu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9/03/24 11:53:32
《基金》元大投信: |
【時報-台北電】自高盛在2003年提出「金磚四國」報告以來,中國一直受到全球投資人矚目,即便08年在金融海嘯肆虐「金磚變色」下,中國在2008年都還能保有9%的經濟成長率。
展望未來,中國還有多少成長空間?何時為最佳投資時點?元大新中國基金經理人顏世龍表示,倒數2050、2020、2010,投資中國就從2009年起。 顏世龍表示,「2050」是高盛投資銀行研究報告預測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及中國四大經濟體有機會超越G7工業國家成為最大經濟體的時間點。雖然遭遇金融風暴使得四國的經濟下修且股市下挫,但高盛09年2月的最新金磚四國報告中強調,近期的景氣循環不太可能影響金磚四國的長期發展趨勢,不過金磚各國短期經濟表現將受全球衰退影響而走勢紛歧,根據高盛經濟模型分析,四國中以中國經濟受金融危機與油價下滑兩因素的影響幅度最輕。
「2020」則是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預測中國有機會成最大經濟體的時間點。雖然世界銀行在今年三月提出的中國經濟季報中,由於全球經濟惡化,而將中國09年的經濟成長率由7.5%下修至6.5%,但強調中國經濟在全球經濟表現中仍相對亮眼,足以抵抗金融風暴。而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認為四兆人民幣約當於GDP的15%,計劃中強化基礎建設、改良生活環境,都有助於發揮消費潛力。在強大財政刺激力道帶動中國前進,其他國家仍面對衰退的情況下,以購買力平價而言,中國在2020年就有可能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經濟體。
最後,「2010」是上海世界博覽會舉行的時間點,同時也是高盛預測中國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時間點,有趣的是,上一屆的世博正好在日本愛知舉行。顏世龍指出,總計上海世博總投資金額達300億元人民幣,為歷屆世博會之最,主辦單位預計期間將吸引7000萬人次前往觀賞,將帶動長江三角洲其他城市的觀光消費效益。雖然目前景氣前景未明,但1933年大蕭條下舉辦的美國芝加哥世博會為例,當時吸引近2300萬人次與會,直接和間接地向當時的美國提供了近10萬個就業機會,因此預期耗資籌備舉行的上海世界博覽會,對於投資成長、消費成長與就業成長三方面都將帶來正面效益。
顏世龍指出,就基本面來看,中國不但是長期看好的金磚四國,並且是目前金磚四國中受金融風暴與原物料下滑相對影響最輕的經濟體,在中國政府四兆人民幣計劃支持經濟與明年即將舉行的2010上海世博會接續的利多下,建議投資人在MSCI中國指數、香港國企指數本益比都已來到歷史相對低點的2009年,可開始分批佈局中國概念市場。唯在全球經濟影響出口與貿易保護情節等議題尚未明朗的情況下,中國相關股市短期波動可能較大,進場投資時需留意市場風險,透過選股策略與部位調節來降低短期波動對資產組合的可能衝擊。
|
peteryu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更新日期:2009/03/26 19:11
江佩君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通過行動電話資費、ADSL寬頻上網電路費,自4月1日起雙雙調降,但今(26)日消基會批評,國內的手機資費就算調降後,手機費還是比香港貴,ADSL價格和日本比不僅速率慢,價格又貴4倍,認為ADSL電路費應從500元降至60元。
peteryu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9-03-25/經濟日報/B1版/基金理財】
部分銀行為了衝業績,把房貸、保險和基金組合成一個商品出售,再搭配優惠利率吸引客戶。金管會表示,已禁止銀行再銷售這類商品,並擬對提供銀行相關保險商品的保險代理公司開罰。
近日不少民眾打電話到金管會申訴,表示購買銀行房貸加保險加基金組合商品發生糾紛。銀行公會日前因而發函給各銀行,要求銀行回報房貸、保險組合銷售情況。
|
peteryu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9-03-24/聯合報/A6版/生活】
根據經建會初步規畫,長期照護保險制度有「部分負擔」設計,收入愈高,部分負擔費用愈高,一般家庭自付額約為四成或更低。
長期照護保險預計民國一百年開辦,經建會、內政部及衛生署昨天赴立法院報告「長期照護保險規畫」。經建會指出,長照保險規劃總報告將在五月到七月間出爐,希望能趕在年底前,將草案送立院審議。
|
peteryu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9/03/24 工商時報
近期保險公司併購案頻傳,保險局長黃天牧日前曾表示,國內自1986年允許外商壽險公司來台設立分公司或子公司已23年,中間曾歷經10次外商壽險公司經營權換手,但在政府的監督管理下,相關併購案均未出現保戶權益受損的情況。
然而每每在併購案宣布後、合併完成前,保險公司就有一段噤聲期,使得保戶心裡忐忑不安,煩惱是否該解約還是先把保單貸款出來。其實,不管是官員還是學者皆表示,以過去經驗來看,保險公司合併案都是正面效益居多,保戶的權益只增不減,更不會有孤兒保單的問題,消費者不必忙著解約,否則將損失既有權益。
|
peteryu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9-03-23/聯合報/B03版/錢景周報封面故事】
現在銀行業多不歡迎存款,但是,歡迎客戶改辦短年期儲蓄險(或稱養老險),銀行財富管理業務最近大肆推出各種保單,以「保本」為號召,希望客戶的錢轉進短年期儲蓄險。
事實上,不少客戶真的還是很買銀行的帳。理由是,中央銀行一調降利率,銀行馬上跟著反應,存款利率無止盡下跌,但保單「利率」反應慢半拍,不像存款利率跌得那麼凶,看上「保本」、「利息又賺得比存款多」的兩大訴求,不少游資轉進保單。
3類型…要搞清楚
|
peteryu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9/03/19 工商時報
就金管會而言,投資型保單應否課稅,財政部、金管會取得共識,將以適格或非適格保單,作為評估是否課稅的基礎。
據金管會保險局最新統計,累計國內購買投資型保單保戶共500萬戶,總保費收入規模高達1.8兆元,影響極大,也因此,雙方近期將積極展開協調,預計最慢會在下半年賦改會結束以前,拍板定案。
金管會自2007年10月實施死亡給付與保單帳戶價值最低比率,規定保戶投資的比例愈高,保險保障也要跟著提高;符合最低比例即為適格保單,不合格者就是非適格保單。
|
peteryu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9/03/19 工商時報
攸關壽險業財務表現的IFRS4(即國內40號公報),信評業估算,國內壽險業若要完全接軌國際,至少需要增資新台幣9千億元,才能達到法定提存率;此壓力引發歐系壽險業著手清理台灣子公司的資產,加速出售已迫在眉梢。
為提早因應40號公報的可能衝擊,惠譽國際信評資深副總經理李信佳表示,現行保險業者需要改變保險商品的設計,超過10年的長期保單成為絕響,利率相關的儲蓄型商品也會在市場上消失。
|
peteryu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王曉伯∕綜合外電報導)
面對經濟衰退與信用緊縮遲遲無法改善,聯準會週三進一步強化寬鬆貨幣的力道,將對金融體系投入總共逾1.2兆美元的新資金。此一印美鈔救市的行動,也使得美鈔愈變愈薄,不啻向全球輸出通膨。此一隱憂已在全球金融市場引發震動,美元大跌,公債揚升,以美元計價的原油、黃金等商品價格更是全面勁揚。
|
peteryu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