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19 工商時報 為提早因應40號公報的可能衝擊,惠譽國際信評資深副總經理李信佳表示,現行保險業者需要改變保險商品的設計,超過10年的長期保單成為絕響,利率相關的儲蓄型商品也會在市場上消失。 由於此舉勢必大幅改變保險業的現行生態,金管會對於延後全面實施的態度非常明確,2011年第一階段的上路僅限於壽險業者的資訊揭露,第二階段開始提存準備金的作法,目前尚未有時間表。 就算只是第一階段,業者也可能須增加保險負債準備金的衝擊,40號公報第二階段的衝擊還會更大,也就是保單準備金提列要以公平價值,也就是無風險利率來認定;屆時大型壽險公司的風險將最大,恐怕會掀起保險海嘯。 根據國際信評機構對台灣保險業財務會計的檢視,利率變動牽動保單的價值,依據40號公報規定,利率愈是走低、保險公司預留的資本要愈多,台灣保險業現行資產規模約9兆元,業內需要增資10%才能有足夠的力量應付,轉換成金額即約9千億元。 同樣是基於增提準備金的壓力,已先一步實施IFRS4的歐系保險業,正著手清理海外子公司之資產,舉凡需要立即增資的子公司,均列入第1批出售的名單,才會發生荷商ING安泰人壽、英商保誠人壽賣掉台灣子公司的個案。李信佳認為,在IFR4沒有大幅改變作法下,此趨勢會持續發生。 對於沒有立即需要退出台灣市場的業者來說,李信佳表示,第40號公報實施後,保險公司對利率敏感度高的商品也將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短期的定期保單、短期儲蓄型產品和投資型保單,這些保單越來越熱賣,而利變型產品可望不受利率波動影響,而躍居為市場主流商品。 |
- Mar 20 Fri 2009 11:41
依40號公報 壽險須增資9千億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