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個個充滿意外的驚歎號,就像我們無法掌握生活的多變一樣,面對生命中一連串的多變,您是否曾想過,想要擁有「大樂退」的退休生活,不見得是一件容易的事?


退休,並非只是一個句號,而是人生的另一個起點,更是逐夢人生的新開始;就如美國退休人協會對「退休」的定義:「退休是面對一個嶄新且有活力的生活層面,充滿了新鮮的機會,不但可以擴大興趣、結交新朋友,並滿足內心深處的渴望及需求。」所以,退休是一個新旅程的開始,但若要享有優質的退休生活品質,則需要提早進行規劃。不過,在要下定決心朝「大樂退」夢想邁進前,我們可能都要先問問自己,是否曾想過究竟應該要擔負什麼樣的責任,才能獲得「大樂退」的入門鑰匙?在此提出幾個對於「退休保障的迷思」,幫助您思索,自己是不是擁有正確的退休理財觀念。

迷思一:預估退休後的生活時間過短

很多人也許知道要存一筆退休養老金,可是對於幾歲退休,以及退休後究竟要再過幾年的生活,似乎都有不同的想法;但隨著醫學愈來愈進步,保健觀念愈來愈盛行,現在應該擔心的事情,已經不再是不夠長壽,而是可能比預期活得更久,以致準備的退休金不足之問題。依據內政部統計,97年國人的平均壽命已為78.57歲,平均壽命年年高升,且依據數據顯示,近十年來,國人平均壽命就增加了2.7歲,這些數據代表著現代人愈來愈長壽,且年歲可能遠比自己估算的時間還要長;此外,現今面臨的另一個問題,是退休的時間不再是自己可以掌控及估算,因受到大環境或不可預知的變數影響,往往很多人提早了退休時間,以致退休前所準備的退休金,無法滿足退休後維持原有生活品質的想法,甚至可能有不足之問題。
  
迷思二:自行投資規劃累積財富,及管理退休金,才能保障未來

很多人覺得靠自己投資或是規劃理財,就可累積財富,儲蓄一筆足夠的錢退休養老;但很多人不知道投資的運作方式,更不知可能遭遇的風險,及如何選擇較好的投資理財方式,以擁有較好的投資報酬率,同時,也未真正尋找專業的投資顧問來規劃退休理財,以致無法達到預期的目標。此外,有些人已退休了,但當初選擇了一次領回退休金之方式,而非選擇可終身領取之退休金或年金,且因為不知道自己處理退休金的困難度,及可能遭遇問題,故很多現實例子發生因理財不當,造成退休金所剩無幾之悲慘事。

迷思三:無視CPI,以現有的生活消費水準考量未來生活所需

CPI為消費者物價指數,它可以衡量物價上漲的速度,若CPI指數持續上揚,就代表通膨有升溫跡象,所以它也是一項很重要的通膨指標;同時,CPI上揚,意思就是消費者必需花更多的錢,才能維持原有的生活品質。

依據行政院主計處預估,2010年第二季的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會超過3%,專家認為這數據代表著一般人的年化投資報酬率的最低底限,超過了物價上漲幅度才能開始出現實質獲利。所以,如果您每年的投資獲利低於CPI指數,就代表著您的錢已經被CPI吃掉了,所以,若您現今想估算十年、二十年或三十年後的生活所需時,就要把每年的CPI成長率估算進去,不然就無法達成您預估的生活品質。

迷思四:未考慮到另一半的退休生活

很多人在估算所需退休金時,可能只想到自己的退休金所需,而沒估算另一半的退休生活,包含生活、醫療、老年照料費用等,而這也是個隱憂,因代表著您所預估的退休金若只能供一人維持原有生活品質,當需要兩個人共用退休金時,其品質將會大打折扣,甚至出現不足之情況。

「退休規劃不急,可以慢慢來」,這是首先要破除的迷失,要先了解自己的退休需求,尋求最專業的建議,並選擇最適合之資產配置,才能確保退休理財之規劃得當。人生不能倒帶、重來,故現在所經歷的每一步足跡,每一想法及決策,皆扮演著未來是否真能「大樂退」的重要歷程。

  
為未來負責,要先瞭解自己,找尋專業協助
在準備退休金規劃的行動前,您必須先問自己以下問題:我想要過怎樣的退休生活?需要準備多少退休金才夠?適合那一種投資屬性?誰可以為您提供專業的退休諮詢與建議?唯有透過謹慎縝密的思考後,才能達成有效累積財富─儲蓄大未來的目標。

想一想 再行動
行動一:了解自己,個人退休資金來源、退休期望、目標、投資屬性。
行動二:尋求退休專家協助,專業規劃機構與諮詢服務。
行動三:選擇最適合的退休理財工具,適合自己退休規劃的投資商品

行動一:請先了解自己
1.檢視您的退休需求
請先想想,您退休後希望過什麼的生活,每個月需要多少退休金才足夠?而目前您擁有的資金來源,真的可以讓您過您想要的退休生活嗎?

目前台灣的退休金資金來源,主要是由政府、企業、個人這三大支柱共同組成,雖然勞退新制已於九十四年七月開始實施,但請仔細算一算,光這些退休金,是否可以完成您的退休夢想?

2.找出最適投資屬性及資產配置
在變幻莫測的投資市場中,想要達成理財目標,最重要的是必須先了解自己個人的投資屬性,進而設定個人投資策略及資產組合,完成個人資產配置,才能實現您的退休夢想。所以建議您可先檢測自己的投資屬性,並設定目標及方向。

行動二:尋求退休專家的協助
退休大計與婚姻一樣,不可兒戲,所以請您選擇一個值得您信賴與託付的退休理財專家及機構,不但能依據您的需求提供最佳的建議,更能協助您適時調整退休理財規劃。

行動三:選擇最適合的退休理財工具
要落實夢想的最後一步,就是選擇並確認適合自己的商品,並立即規劃投資,以完成「儲蓄未來--圓滿大樂退」的夢想。

實現退休夢想,為未來負起責任,對目前上班族而言,並非遙不可及的事,也不是有錢人的專利,更不是40歲以後才需面對的事,退休除了要自己準備外,亦要「提早準備」,才可透過「時間」及「複利」效果的魔力,完成您退休後的夢想。所以,您想要擁有「大樂退」級的退休生活?那就請從現在起,勇敢投資自己吧!

peteryu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喬是個聰明美麗又幸福快樂的新手媽媽,先生周瑜提供了優渥的生活環境,二人更有個白胖可愛的小壯丁。就在一切都處於令人羨慕的狀況下,小喬卻漸漸感覺走路常會絆倒,吃飯時也常會噎到,而且抱小孩時更覺得雙手無力。當症狀越來越常發生,小喬住院接受檢查,赫然發現居然罹患了罕見的疾病〜一種俗稱「漸凍人」的「運動神經元疾病」!

雖經過積極治療,但小喬身體仍出現了「咀嚼、吞嚥及言語之機能永久遺存顯著障害」的狀態,且此病況持續了180日之久而未改善…

因為小喬在生病前即已投保全球人壽新卓越變額萬能壽險〈VNL B型〉300萬,雖未附加醫療保險附約,但該壽險保單額外提供了二至六級殘廢生活扶助保險金的保障。小喬可檢附殘廢診斷證明書及理賠申請書提出第五級殘廢生活扶助金之申請。

  

運動神經元疾病小常識
運動神經元指的是控制我們肌肉動作的神經細胞。運動神經元疾病簡單的定義就是運動神經細胞本身發生病變或退化,造成運動神經細胞無法發出運動指令傳達到肌肉。如果沒有神經細胞指令刺激,肌肉將逐漸萎縮退化無力,說話、吞嚥和呼吸功能減退。

目前尚無法確定致病機轉。免疫失調原因、毒素感染、遺傳因素…等均有可能。患者會察覺肢體逐漸無力,有些病人以說話不清楚、或吞嚥困難的症狀開始。除了無力之外,肌肉有抽動或易抽筋的現象,肌肉感覺無力的範圍越來越廣,最後因呼吸衰竭或其併發症而死亡。而由於感覺神經並未受到侵犯,它並不影響患者的智力、記憶或感覺。現仍無法找出有效的治療方法,醫師僅能用一些藥物來減輕症狀,病情的發展一般是迅速的,從出現症狀開始,平均壽命在2-5年之間。

所有運動神經元疾病病人必須每年接受流行性感冒與多價肺炎球菌預防針以降低感冒機率,避免產生痰液不易咳出,而使肺葉萎縮導致肺炎。幾乎所有運動神經元疾病病人最後皆會因呼吸功能之下降而需考慮插氣管內管使用人工呼吸器,即表示病人一輩子需依賴呼吸器。目前有居家呼吸器可供病人在家使用,家人經過訓練後可在家中照顧病人。

資料來源:台北榮總呼吸治療科、台大醫院神經肌病科、慈濟醫院神經內科、高雄長庚紀念醫院神經內科;全球人壽編輯整理》

本次可申請理賠內容

☆依主保險契約保險金額的百分之一『按月給付』予被保險人
☆符合第五及六級殘廢之一者給付五十個月

給付金額
每月生活扶助金金額 =
VNL壽險保險金額*1%=3,000,000*1% =30,000
共計分為50個月按月給付,將可申請$1,500,000元

<說明>:以上理賠狀況僅為假設狀況, 實際理賠將視個別情況判別

peteryu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述自:全球人壽亞太證券投顧

美國證交會(SEC)上周五控告高盛在出售名為AbacusCDO(抵押債務證券)時,涉嫌在有關產品加入有毒按揭債券產品,並沒有通知客戶,對冲基金經理約翰保爾森(John Paulson)押重注打賭這些產品價格下跌,涉嫌隱瞞,最終令客戶虧損逾10億美元。高盛向投資者表示,獨立第三者公司ACA資產管理公司協助揀選Abacus中的123種債券和資產,但證交會指,實際上是約翰保爾森的對冲基金公司從中擔當主導角色。高盛於上週五盤後出面否認有關指控,稱會為公司聲譽辯護抗爭。

目前評估該事件,應為美國歐巴馬政府推金改案所開「殺雞儆猴」之例,並不影響全球實質復甦趨勢,引發系統性風險可能性亦不高,亦非高盛將面臨倒閉或違約風險,但可持續觀察後續法規改革對金融業之影響。股市表現應是藉此議題出現漲多回檔修正成分居多。

peteryu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工商時報 A12/保險天地 2010/04/11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

  中央銀行寬鬆貨幣政策落幕,但要等經濟復甦腳步更穩健後,才會宣布升息,銀行存款利率處於歷史低檔徘徊,讓許多仰賴利息度日的退休族群,荷包消瘦不少;退休族成為當前保險業極力開發的客源。

  安銀保險經紀經理黃斌峰建議退休族,可考慮投保儲蓄險、利變型年金險等「類定存」保單,理由是:可享有比銀行定存更優惠的利率,又不必擔心會損失本金。

  據統計,民國98年度銀行通路的初年度保費,投資型保單的銷售僅占19%,其餘81%都是傳統型保單,顯示民眾在銀行通路購買保險時,還是以傳統型保單為主要首選。目前銀行銷售最佳的傳統型保單,包括養老儲蓄險和利變型年金險,也就是和銀行定期存款在性質上較類似的保單,意即安排基本的保障之餘,也兼顧以固定收益為主的獲利需求。

  黃斌峰進一步分析指出,目前有的儲蓄險就是採固定利率計息,首年投入一筆本金,滿期後連本帶利領回;而利變型年金險也是在第一年,先投入一筆資金,滿期後本息一同領回,但和儲蓄險不同的地方是,利變型年金的利率,會隨著宣告利率的變化,調升或調降。

  黃斌峰舉例說,目前市場主推3檔保單,包括以新台幣計價的全球人壽「新好利多」國泰人壽的「金好鑽」美元保單國泰人壽「美利人生」

  進一步比較這些商品,全球人壽的「新好利多」,保費約89.3萬元,6年滿期後領回100萬元,以複利率計算的內部報酬率為1.9%國泰人壽「金好鑽」報酬率約1.82%,皆高於目前銀行1年期定存利率 1.005%

  另一檔推薦的美元保單為國泰人壽「美利人生」,報酬率約為3.0 1%,這項商品,適合平時就習慣持有美元的客戶。

  但隨著國內外景氣復甦,黃斌峰建議退休族為主的客戶,可適度調整資產的配置,把範圍擴大些,多少搶賺一些景氣復甦的機會財,也就是說,傳統型的儲蓄險、利變型年金險外,還可適度納入一些投資型保單,獲得更高報酬率。

  黃斌峰說,目前市面上的投資型保單,所連結的標的,多半都是以共同基金和ETF為主,如果是投資屬性積極的客戶,可選擇布局新興市場基金的投資型保單;追求穩健獲利者,則可納入以債券型基金為主要投資標的保單,在有限風險下,追求最大的獲利機會。

peteryu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0-04-08/經濟日報/理財百科/記者蔡靜紋∕台北報導】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調查,國人今年1月平均薪資為5萬3,812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0.9%。面對薪資成長速度趨緩,甚至「倒退嚕」的職場環境,專家建議,民眾準備退休金時,應該先談保障規劃,再思考投資

  金融海嘯期間,各壽險業者仍維持分紅保單紅利發放,讓分紅保單從眾多保險商品脫穎而出。

  但還是有不少民眾會問:「何時買分紅保單是最佳時機?」中壽忠信通訊處處經理何振誠認為,民眾不應用投資習慣對待保險商品,除了該有的保障不能等,想要多分點保單紅利,愈早投資愈有利。

  另外,分紅保單依法讓保戶分享壽險公司至少70%保單經營績效,何振誠建議,以分紅保單作退休準備者,退休前可將紅利全數儲存用來生利息,等到退休再依照需求彈性領出。

  他建議,可於退休後,逐年領出紅利當成出國旅遊基金,當年度發的紅利則留在帳戶中持續增值,邊領邊存,讓退休後的資金更充裕;偶爾遇到大筆開銷,例如房屋修繕費,也可將紅利一次領取支出,活用紅利來解決老年開銷。

  分紅保單只要契約有效,就能持續和保險公司分紅,保障也會持續攀升。以中壽圓夢終身壽險為例,若30歲起月繳1萬元到50歲,且持續將紅利儲存生息,65歲退休當年除享有340萬元以上的保障,還可每年領回6.5萬元紅利直到109 歲,110歲時再一次領回祝壽保險金682萬元。

  何振誠提醒民眾,買分紅保單最重要的是選對保險公司。因為想「吃紅」,所屬保險公司的經營績效一定要好。民眾可先看每家壽險公司公布的資本適足率(RBC)來判斷財務體質健康與否。另外,保險公司總資產成長狀況、歷來分紅保單紅利發放紀錄,也都是重要指標。

  對於紅利運用,何振忠建議,初出社會的新鮮人可選擇「抵繳保費」,減輕自己的保費壓力;若是上有高堂、下有子女的夾心族,因家庭責任大,建議利用紅利購買增額繳清保險,提高保障;開始準備退休金的人,將紅利用於「儲存生息」是最佳選擇,可做為退休後盾。

peteryu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0-04-08/經濟日報/理財百科/記者∕李淑慧】

  父母幫子女準備教育基金時,別忘了子女的保險保障要從小開始規劃。不論是基本的醫療險、壽險、意外險保障,或是以儲蓄險來幫小孩儲備教育金,都可多加考慮。

  依保險法第107條修正條文,未成年人死亡保障要到滿15歲才開始,因此有意幫助子女規劃壽險保障的父母應及早規劃,大體而言,終身壽險的費率是依據年齡計算愈年輕投保保費愈低。父母於子女年幼時投保終身險,至子女成人時,就不需以更多的保費購買另一分保單。

  國泰人壽建議,父母可從下列三方面替子女規劃適合的保單。第一點是醫療保障最重要,不論法令怎麼修正,規劃兒童保單時,醫療險絕對是不可或缺的一環。保險法107條修正案對醫療險的部分影響最小,父母仍然可以替子女規劃完整的醫療保障。

  據97年衛生署住院醫療費用統計兒童住院醫療支出首位為呼吸系統疾病(如急性鼻咽癌、急性扁桃腺癌、流行性感冒、氣喘等),占兒童住院醫療支出的29.3%。考量兒童所需住院、手術、加護病房及嚴重燒燙傷等醫療保障,父母親可替子女規劃基本終身醫療險。

  第二點是意外保障不可少。在意外保障方面,雖然新法規取消了意外死亡保障,由於對兒童來說,意外無所不在,傷害醫療的保障絕不可少,建議規劃包含意外住院日額與實支實付的意外醫療險。

  第三點則是儲蓄投資沒煩惱。如何替子女預備將來的教育經費,一直是父母親最傷腦筋的課題,如果父母打算以購買保險來規劃子女的教育基金,可以考慮幾種保單,像是每年可領取生存保險金的保單,保單設定一定時間後,每年可領到一筆生存保險金,適合做教育費用。

peteryu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0-04-08 工商時報 記者陳慧芳∕台北報導】

 市面上保證承保的保單不少,健康狀況多屬於「次標準體」的銀髮族,投保興趣甚高,不過,壽險業者指出,羊毛出在羊身上,保戶要有「不一定賠」的認知,特別是已經罹患癌症慢性疾病者,隨著險種不同,投保不見得有利,建議注意該類型保險給付內容及理賠規定,避免後續發生糾紛。

 壽險業者也分析,過去保證承保商品最常見的理賠糾紛,主要是前兩年內身故不給付保額,以及不給付醫療住院日額及投保時已有慢性疾病的理賠等。

 國華人壽指出,若兩年之內被保險人身故,只能領回主約所繳保費總和,不會有保額的理賠,若是因為意外身故就可以領回基本保額,因此才會有不保證理賠的情況。

 保證承保商品種類不少,傳統終身壽險理賠內容還算單純,保額也多控制在100萬元以內,通常只有前述狀況可能發生,但是較多理賠糾紛是發生在醫療險及意外險,主要是由於老年人本來發生疾病和風險的機率較高,加上理賠申請原因認定不易。

 目前保證承保商品多為終身壽險附加意外傷害醫療附約,不過,許多高齡族群容易因此忽略疾病住院的醫療保障,誤以為投保意外住院醫療附約,因疾病而住院的話則不在理賠範圍內

 此外,保證承保的保費負擔,也比一般壽險保單來得高,以男性60歲投保20年期終身壽險主約試算,比一般壽險貴了將近50%,且普遍為10、20年期甚至是終身繳費的型態,保戶投保前宜先考量清楚,以免投保後反而面臨龐大的費用負擔。

peteryu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0-04工商時報 【蔡淑芬】

 物價不斷上漲,口袋的收入卻沒有相對增加,根據台灣98年薪資調查,發現多數產業的薪資是負成長,因此對目前正在社會努力打拚的青年朋友來說,想要提早享受「大樂退」的生活確實不容易。

  全球人壽特別要提醒青年朋友們,努力為現實生活打拚之餘,別忘記退休生活的規畫更是重要,越早準備,就能越早享受大樂退生活。

 若能善用好的投資理財工具,透過定時定額、資產分配的理財觀念,提早達到大樂退的人生目標絕對不會只是一個遙遠的夢想!全球人壽所推出的「大樂退理財系列」就是一個值得推薦的投資理財工具。

 以全球人壽新卓越變額萬能壽險為例,30歲的甄努莉小姐,月繳1萬元,設定A型,基本保額100萬元,持續繳費20年共繳240萬元,假設以平均預估年報酬率9%並利用時間的複利魔力,若計畫54歲退休有機會擁有約900萬元的退休金,若是計畫64歲退休則有機會擁有約2,000萬元的退休金

peteryu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白領族→醫療優先、藍領及打工族→首重意外險、創業族→投資保單、宅男族→健康險

【經濟日報/理財百科/記者葉慧心∕台北報導】

  M型社會貧富差距拉大,趁年輕理財和買保險成為王道,壽險業者指出,愈年輕投保,才能花較少的錢、儲備退休保障。

  全國消費者壽險購買行為調查顯示,20歲以上民眾,有19%還沒有保險;但未來會投保的人,以20到30歲這個年齡層居冠、比重超過七成。富邦人壽2009年首購保單調查則顯示,去年首購保單平均年繳保費5.5萬元,其中21至30歲者占首購人數近三成。

  看好青年投保需求及潛力,富邦人壽將年輕人分成五大族群,建議依不同保障需求及財務狀況,規劃第一張保單,以建構風險保障及累積「第一桶金」。

  白領族由於收入固定,保險理財應量入為出,首購保單以醫療保障為最優先,富邦人壽指出,除可趁年輕保費便宜購買終身醫療險,根據投資報酬率複利法則,理財投資也愈早愈好,可選結合基金投資的投資型壽險,建構投資理財及壽險保障雙重需求。

  藍領族的勞工青年因意外風險相對較高,應轉移職業風險,富邦人壽建議,首購保單宜規劃完整的意外及醫療保障;在有限收入下,可優先選購1年期意外險附約及特定意外身故保障,且因藍領族薪資較低,建議選購可兼顧儲蓄的終身醫療險。

  富邦人壽認為,創業族收入相對不穩定、更不在勞退制度保障內,建議投保可彈性繳費的投資型保單,透過長期投資基金累積退休金;意外保障及醫療保障方面,如擔心收入不穩定,可選購1年期意外險附約及醫療險附約。

  打工族收入有限且不固定,建議以意外保障為首要選擇,富邦人壽指出,可優先選購1年期意外險附約和1年期醫療險附約。另外,許多打工族工作風險甚至高於藍領族,保險規劃應加強重殘的風險保障,建議搭配有殘廢扶助保險金的保險商品。

  至於宅男族不愛出門、上網時間長,要特別注重健康險規劃,富邦人壽說,這類族群多不喜歡消費,儲蓄需求則相對較高,可購買兼顧儲蓄的還本型終身醫療險,也別忘了兼顧防癌保障,可趁年輕保費便宜時買進防癌險。

 

peteryu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王立德∕台北報導】

同樣是壽險保單、投資型保單,保費一比,硬是可以差到1倍,細看之下,原來比較便宜的保單來自境外,因此沒有經過國內保險業者引進代理,自然更沒經過金管會保險局的核准,因此如果出了爭議,需要理賠時,抱歉,可能要自己越洋打官司。

富士達保經總經理廖學茂指出,地下保單且多半是設立在開曼群島的公司,透過香港聯絡處,與國內保險業者旗下部分業務員私下合作,招攬生意。過去曾有報載「地下保單保費便宜一半,有保險代理人表示在台灣銷售並不違法」一事,這樣的消息,反映的是,已有不少人買了這些「地雷保單」,卻不知其中所蘊含的危險性。

由於台灣的保單按照法令規定,必須依照第四回生命表,對消費者收費,因此保費計價較貴,而國外不少保單皆通用到第九回生命表、第十回生命表的費率,向保戶收費,因此保費相對便宜許多,也吸引不少消費者簽下同意書,成為地下保單的擁護者。

這樣的情況行之有年,但金管會近期再度格外重視,強調地下保單至少有3大風險,包括:
1.初年度高額相關費用,以及投資風險是否標示清楚,或者契約以英文書寫,消費者可能難以了解。

2.無法獲得應有的保障:被保險人無法確定業務招攬人員,是否獲得外國保險公司的授權?或是否有假借外國保險公司的名義,行詐騙的事實?或是其個人有財務問題,收了保費之後,就會據為己有?

3.不幸發生理賠糾紛、保戶事後服務等事項,投保人必須自行負責,像是:自行接洽遠在國外的保險業辦理,無法獲得完整的服務,主管機關也難以從旁提供協助。

對於販售地下保單的業務員、經紀人、代理人,金管會也三令五申指出,依照「保險法」規定,得處90萬至450萬元罰鍰,若情節重大者,還會被停止執業、撤照;如果不具保險業務員資格,則直接移送司法單位偵辦。

金管會強調,消費大眾應向經金管會許可且取得營業執照的保險業者購買保單;若民眾想查證所購買的保險商品是否為「地下保單」,可上壽險公會的網站,查詢是否為壽險公會的會員。

peteryu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