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婉珍/台北報導】

少子化時代,家長呵護孩子,一出生就幫寶貝兒女買保單,但低利時代買壽險不划算,而且家庭中的經濟負擔不必依靠孩子,壽險保額應降到最低,再充實醫療險等保障。

政大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副教授王儷玲說,保費與利率成反比,現今低利時代,並不適合買壽險這種長期保單,因為保費比較貴。

宏觀財務顧問平台財務顧問王澤仁說,保險的本意是收集大家的錢,去支助發生事故的人。而兒童的出險機率低,頂多為孩子買10萬元至20萬元的壽險保額,做為身故後的喪葬費用即可,最重要的是強調醫療險及意外險的保障。

孩童愛跑跳、跌跌撞撞,容易發生意外,日前就發生11歲男童在遊樂園不慎被抽水馬達絞斷掌的事故。易安網商品部副理高培雯說,有了意外險,住院醫療時就能申請保險理賠,骨折未住院也有補助。

此外,台灣人壽業務發展部資深經理陳維強指出,幫孩子買保單,應注重醫療保障。由於孩童並非家庭經濟支柱的來源,當寶貝孩子不幸發生意外時,對父母而言是心理的折磨,實際上並不會影響家庭的經濟負擔,所以壽險保額多寡,就不必太過注重。

反倒是當孩童因為疾病或意外而衍生出醫療照護的需求,對家庭經濟的衝擊就比較大。再加上現有法令規定,14歲以下孩童的死亡險上限為200萬元,也就是壽險、意外險等各種死亡險險種,不管內容比例為何,加起來保險總額不能超過200萬元,國際紐約人壽主管認為,既然如此,倒不如先幫孩子規劃較高額度的醫療險,讓醫療保障更完整。

父母若擔心替孩子買了保險後,自己因為意外不幸離開人世而無法繼續繳交保費,孩子的保障也無法持續,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幫保險再買一個保險」。

國際紐約人壽主管說,目前市面上有些保單附加保險費豁免附約的內容,如果父母因為疾病或意外不幸身亡,或被醫師判定為失能、達一定殘廢等級標準時,就可以享有免繳保費的權利,而保單依然有效,孩子仍能享有保障。

【工商時報2008.05.1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teryu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