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仝澤蓉/台北報導】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母親節,勞苦功高的母親為家庭奉獻,也不該忽略個人保障,由於現代媽媽超過半數是職業婦女,必須分擔家庭經濟,因此各階段媽媽最基本的壽險保障應該要足夠,職業媽媽可加強醫療保障,單親媽媽則不妨利用意外險來避免經濟中斷的危機。

根據主計處統計,我國職業婦女占全體就業人口43%,相較10 年前多了3.6個百分點,其中已婚婦女同時為職業婦女者占52.6%,職業媽媽角色日益吃重。

職業媽媽→壽險+醫療+重大疾病險

紐約人壽總經理鄭林經表示,職業媽媽可以透過「壽險 醫療 重大疾病險」,構築成鐵三角的保障;如果仍有多餘資金,則可透過儲蓄險、年金險或是投資型保單,來充實自己的理財,為將來退休金做準備。

鄭林經表示,職業婦女媽媽因為需要負擔家計,因此會比全職家庭主婦媽媽更需要透過保險做好家庭風險控管,萬一媽媽病倒會對家庭經濟造成較大衝擊,因此須以醫療險和重大疾病險搭配壽險,提供較完整保障。

醫療險可分為實支實付型和日額型,媽媽們可以考慮實支實付搭配日額型的方式,比較符合經濟效益又能提升醫療品質;兼具壽險與醫療保障雙重功能的帳戶型醫療險也是不錯的選擇,因為萬一身故帳戶裡若有剩餘,可以身故保險金方式給付,確保受益人一定可以領到帳戶裡的錢。

年輕辣媽→定期壽險+終身醫療險+防癌險

南山人壽副總童恩霖表示,25-35歲的年輕辣媽,經濟較不穩定,也需要為房貸以及儲蓄子女教育基金傷腦筋,建議選擇保費較低的定期壽險,搭配終身醫療險和防癌險來完成基本的家庭風險控管。

輕熟女媽媽→提高壽險+投資型保單

35-45歲之間,孩子還在念國中小學的輕熟女媽媽,一方面要準備小孩補習才藝班費用,一方面也可以開始著手規劃自己的退休理財。宏利人壽副總鄭祥琨建議家庭家庭支出50%作為水電瓦斯吃飯等日常花費,25%作為子女教育費用,15%拿來規劃家庭保障,剩下10%作為退休規劃。家庭保障部分首重提高壽險規劃,退休理財則可利用投資型保單或是定期定額基金。

熟女媽媽→還本型醫療險

子女已經成年的熟女媽媽,多半處於退休狀態,還本型醫療險是不錯的選擇。童恩霖分析,以南山人壽「增健康醫療還本險」來說,兼具壽險、還本、住院醫療三種機制,保障期間屆滿時,可按所繳保費總額加值領取滿期保險金,熟女媽媽可妥善運用這筆資金。

單親媽媽→意外險+醫療險

負擔全家經濟命脈的單親媽媽,保障規劃則必須更周全,童恩霖認為單親媽媽最重要的就是意外險和醫療險,意外險低保費高保障,是單親媽媽保障全家經濟最超值的方法。

2008-05-11/聯合晚報/B2/投資寶典 理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teryu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