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工商時報/潘羿菁/台北報導】

 

 國際金融海嘯造成景氣不振,上班族賺的更少,工作時數更長。依據行政院主計處的統計,今年19月經常性薪資僅成長1.02%,創3年同期新低,若是扣除消費者物價指數,民眾實質經常性薪資為-2.95%,創下民國69年以來最大負成長。

但是19月平均工時為179.7小時,比去年同期增加1.3小時。

 根據主計處第四局副局長黃建中表示,經常性薪資包含本薪、按月給付的固定津貼及獎金、加班費;而非經常性薪資包括非固定的工作績效獎金、業績獎金、年終年節獎金與員工紅利等。

 9月經常性薪資為37091元,較上個月增加0.21%,與去年同月增加0.54%,平均薪資則為42018元,較上月增加0.05%,若以去年同月比較則是減少3.06%。

 黃建中更指出,今年1月至9月平均薪資成長0.88%,是6年來同期新低;經常性薪資成長1.02%,是三年來同期新低,兩者增幅都明顯趨緩。

 若是扣掉今年1月至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4.10%,實質平均薪資負成長3.09%、實質經常性薪資負成長2.95%,均創下28年來最大負成長。

 黃建中表示,企業因應景氣趨緩從縮短工時、減薪到裁員,目前從薪資成長就已經看得出來動能疲弱,顯見就業市場情況不太理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teryueh 的頭像
    peteryueh

    peter的旅讀報報

    peteryu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