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馬婉珍/台北報導】
保單體檢就像人做健康檢查一樣,發現哪裡有風險漏洞,就要即時補足保障,如果買了保險卻放著不管,不但浪費了保費,也失去投保的意義。
中華保險效益協會秘書長侯武盛說,即使是同樣30歲的男性,所需的保障都會不同,而且「連房貸的利率都要斤斤計較,保單當然不能棄之不顧。」他提醒,每隔半年或保單周年日的時候,就要做一次保單體檢。保單體檢可經由保險業務員、民間團體或付費的企業3種管道進行。
1、保險業務員採取一對一行銷,最了解保戶的狀況,而在保戶面臨人生重大變化時,業務員通常也是保戶優先尋求協助的管道。保險業務員與保戶的關係最親密,也熟悉家庭變化,保戶花個1至2天的時間,讓保險業務員進行保單健檢,也較能得到實際而貼切的建議。 只不過,保險業務員有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保單健檢的過程中,可能又會向保戶推銷另一張保單。
2、保戶可透過民間的公益團體協助,目前像是中華保險效益協會就能提供這類服務。將保單傳真或郵寄過去,協會義工會將保單整理建表,分析是否重覆投保、或有保障不足的地方。雖持中立的立場,但耗時較長,約需花費3至7天的時間。
3、上網輸入自己及家人的保險資料,就可以透過保單體檢系統,了解需要加強哪些保障,經營保單體檢系統的業者吳桐表示,透過這套資訊軟體,不必受到人情保單的壓力,而且能即時彙整。但是必須加入會員,採用月繳400元或年繳2,000元的付費方式。
【工商時報2008.04.30】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