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9-10-23/經濟日報/B4版/理財百科 記者蔡靜紋、洪凱音∕台北報導】
第一金人壽昨(22)日指出,主計處公布的台灣「中老年狀況調查報告」結果顯示目前中年人理想的養老金來源與目前老人實際狀況相差很遠,建議民眾先打破三大迷思,在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前預先做好退休規劃。 第一金人壽總經理林元輝表示,第一個要破解的迷思是「有足夠錢或快退休,再來準備」。退休金愈早累積,才能利用時間複利。以目前的保險專案來說,希望65歲領回約500萬元的退休金,從35歲才開始繳費比從25歲開始,每年要多投入1.5萬元至2萬元才能達到相同效果。
其次,要破解的迷思還包括「已有勞保、國民年金,不需年金險」以及「期初規劃金額過高」。林元輝認為,多數勞工並未自願提撥6%薪資為勞退年金,加上勞保最高投保級距為4萬3,900元,所得愈高替代率就會失真愈多;仰賴儲蓄為退休金來源可能被通膨吃掉利息收入。林元輝建議,年輕上班族也可循序累積退休金,可從每月3,000元至5,000元累積,等收入穩定後再加碼。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