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2009-08-05/經濟日報/B4版/理財百科 / 記者葉慧心∕台北報導】
物價上漲、薪水不漲,富邦人壽總經理鄭本源建議,爸爸族不要因一時不景氣打亂風險保障及財務累積計畫,可依照年齡、經濟能力及風險承受度,靈活運用保險理財。 富邦人壽建議,25至35歲的「年輕爸爸」應重基本保障,以房貸壽險、投資型保單為首選。 這類爸爸正值創業初期,收入有限,可能揹負房貸及養家重任,買保險應量入為出,以純保障型或定期壽險為主,搭配意外險、醫療險,經濟寬裕之後,再考慮將保障型壽險轉為儲蓄險或增加保障額度。 至於35至50歲的「勞動爸爸」,可以還本型商品累積財富,像還本型醫療險、還本型意外險都很適合,可同時滿足儲蓄保本、醫療、意外等保障需求。工作風險較高者,建議加重意外險。 經濟狀況較好的「白領爸爸」,可以還本型分紅保單、還本型終身壽險打底,搭配投資型保單,並開始退休理財規劃。 50歲以上的「長青爸爸」兒女幾乎都已成家立業,自己退休在即,家庭責任減輕,富邦人壽說,除了注意健康,醫療、長期看護需求,對於退休後生活規劃,可運用領一輩子的分紅養老險來為退休金加碼。「單親爸爸」則宜以基本保障為主,醫療、意外保障為輔。 國泰人壽則提醒,爸爸族應定期健康檢查,做好「重大疾病險」及「醫療險」保障規劃,若有重大疾病險保障,可減緩龐大醫療費支出壓力。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