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9-02-27/經濟日報/A4版/話題】

壽險業的利差損問題究竟有多嚴重? 法人普遍表示擔憂,投資人也很狐疑,其實這個問題沒有一定的答案,保險公司得各憑本事。

銀行定存利率已跌到0.8%的歷史新低,目前壽險公司平均保單成本大多在5%至6%之間,ING安泰人壽及英國保誠人壽相繼以極低價格出脫台灣的資產,引起外界對壽險業利差損問題的高度關注,外資券商的報告也愈寫愈辛辣,唱衰壽險業。 雖然壽險公司都潛藏利差損惡化的壓力,不過,靠著利差益及死差益這兩項收益調節,實際資金成本負擔大約降到3%,因此只要業者財務投資操作能夠賺到3%以上的報酬率,就可以避開利差損的財務黑洞。

業者分析,若以10年、20年期公債收益率與壽險公司資金成本來比較,理論上,一定會出現利差損,這個現象已存在多年。保險公司實際資金運用的收益率,才是決定會不會有利差損的真正關鍵。若投資收益率能夠大於資金成本,就不致有來自利差損的財務包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teryueh 的頭像
    peteryueh

    peter的旅讀報報

    peteryu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